典型文献
洪涝灾害致损森林在自然恢复过程中的土壤种子库变化
文献摘要:
受损生态系统自然恢复过程中的土壤种子库变化规律,可以用来预测植被演替的进度与方向,指导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2010年6月福建省南平市特大暴雨诱发大面积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当地林地受损严重.本文选取受损严重的米槠次生阔叶林、毛竹林、杉木林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取样调查和室内试验,分析不同样地(受损样地、自然恢复样地、未受损样地)土壤种子库的萌发动态、数量特征和物种组成.结果显示:(1)土壤种子库的萌发过程包括快速增长、缓慢增长和稳定3个阶段.3种林型土壤种子库平均密度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存在明显的表聚现象.(2)种子库萌发物种以易于传播的菊科和禾本科植物为主,3种林型土壤种子库萌发物种均以多年生和一年生草本占据主要优势.(3)种子库物种多样性指数表现为杉木林优于次生阔叶林,毛竹林多样性指数最低,3种林型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与杉木林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未受损样地、自然恢复样地、受损样地.(4)相关性分析表明3种林型土壤种子库密度主要受全氮、全磷、水解氮、有效磷和pH的影响,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均受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上结果表明洪涝诱发的灾害严重破坏土壤种子库,种子库自然恢复进程较慢且效果较差,后期应通过人工引种本土优势物种、提高土壤养分含量等措施促进灾区土壤种子库恢复,加快受损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进程.本研究可为洪涝灾害致损森林的生态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参考.
文献关键词:
洪涝灾害;土壤种子库;自然恢复;物种多样性;福建;南平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高若允;杨柳生;罗清虎;王雪;林勇明
作者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 林学院,福州35000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41;福建省高校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高若允;杨柳生;罗清虎;王雪;林勇明-.洪涝灾害致损森林在自然恢复过程中的土壤种子库变化)[J].山地学报,2022(02):183-195
A类:
B类:
洪涝灾害,自然恢复,恢复过程,土壤种子库,植被演替,恢复与重建,福建省南平市,特大暴雨,滑坡,泥石流,林地,米槠,阔叶林,毛竹林,杉木林,室内试验,样地,萌发动态,数量特征,物种组成,林型,土层深度,发物,菊科,禾本科植物,多年生,一年生,生草,草本,主要优势,物种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Shannon,Wiener,种子库密度,全氮,全磷,水解氮,有效磷,土壤理化性质,严重破坏,恢复进程,较慢,引种,优势物种,土壤养分含量,灾区,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恢复
AB值:
0.266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