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联合应用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穴位按摩联合康复训练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3月于本院自然分娩的初产妇9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产后开展盆底康复训练,研究组产后接受穴位按摩联合盆底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盆底功能、盆底肌力、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发生率、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PFIQ-7)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盆底肌平均电压值、最大电压值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平均电压值、最大电压值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盆底肌力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盆底肌力分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PFD发生率为2.13%,低于对照组的1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PFIQ-7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PFIQ-7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按摩联合康复训练对于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具有积极的改善作用,不仅可以提高其盆底功能与盆底肌力,降低PDF发生率,还提高了产妇的生活质量,适于临床推广.
文献关键词:
穴位按摩;康复训练;产后盆底功能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娟
作者机构:
曹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山东菏泽 2744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娟-.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联合应用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2(19):70-73
A类:
B类:
穴位按摩,联合应用,产后盆底功能,本院,自然分娩,初产妇,盆底康复训练,盆底肌力,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盆底障碍,PFIQ,平均电压,肌力分级,妇产,PDF,适于,临床推广
AB值:
0.15584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