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星载SAR非沿迹成像新模式:机遇与挑战
文献摘要: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通过采用不同成像模式,实现分辨率与成像带宽度的不同性能组合.常规星载SAR模式的成像带沿着卫星航迹方向,走向单一;但实际目标场景的地理走向多种多样,与沿卫星航迹方向的成像带地理走向不匹配的情况普遍出现,导致数采周期长或方位分辨低、存储与计算资源浪费.星载SAR非沿迹成像模式是解决该问题的新思路,其通过生成与卫星航迹不同向的直线型或曲线型的成像带,匹配于目标场景的实际地理走向,对目标场景进行"地理定制化"成像.该文主要从信息获取、成像处理等方面,讨论了星载SAR非沿迹成像新模式的主要机遇与挑战,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实现了星载SAR非沿迹成像模式的原理性验证.
文献关键词:
星载SAR;非沿迹成像模式;信息获取;成像处理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岩;康利鸿;刘杰;匡辉;孙晗伟;陈轲;王轩;于海锋;孙希龙;郑彭楠;刘书豪;易天柱;刘磊;高贺利;孙兵;张润宁;丁泽刚
作者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雷达技术研究所 北京 100081;北京遥感信息研究所 北京 100192;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遥感卫星总体部 北京 100094;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北京 10003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北京 10019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岩;康利鸿;刘杰;匡辉;孙晗伟;陈轲;王轩;于海锋;孙希龙;郑彭楠;刘书豪;易天柱;刘磊;高贺利;孙兵;张润宁;丁泽刚-.星载SAR非沿迹成像新模式:机遇与挑战)[J].雷达学报,2022(06):1131-1145
A类:
非沿迹成像模式
B类:
SAR,星载合成孔径雷达,航迹,多种多样,计算资源,资源浪费,直线型,理定,定制化,信息获取,成像处理,计算机仿真,仿真实现
AB值:
0.19138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