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PEG rhG-CSF与rhG-CSF预防恶性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文献摘要:
目的 探究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 rhG-CSF)预防恶性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60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实验,第1次化疗结束24 h后给予患者rhG-CSF治疗作为对照组;第2次化疗结束24 h后给予患者PEG rhG-CSF治疗作为试验组.比较两组用药后出现严重骨髓抑制(Ⅲ~Ⅳ度)情况、出现严重骨髓抑制(Ⅲ~Ⅳ度)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恢复时间、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试验组用药后出现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Ⅲ度和Ⅳ度)发生率为11.67%,少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现严重骨髓抑制(Ⅲ度和Ⅳ度)患者ANC恢复时间为(2.69±0.74)d,短于对照组的(4.16±1.3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试验组QLQ-C30评分为(36.34±4.11)分,低于对照组的(45.63±6.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G rhG-CSF能更好地预防恶性肿瘤化疗后出现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文献关键词:
恶性肿瘤;化疗;中性粒细胞减少;不良反应;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作者姓名:
蒋倩;徐媛;徐蔚蔚
作者机构:
225009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225009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骨科
引用格式:
[1]蒋倩;徐媛;徐蔚蔚-.PEG rhG-CSF与rhG-CSF预防恶性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23):72-75
A类:
B类:
PEG,rhG,CSF,恶性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疗效及安全性,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自身对照,对照实验,骨髓抑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恢复时间,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患者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EORTC,生命质量,质量测定,QLQ,C30,临床推广
AB值:
0.15399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