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血常规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血常规检验在贫血诊断鉴别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5000例进行血液检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之后均实施血常规检验.分析检验结果,并比较不同类型贫血患者与非贫血患者的红细胞参数[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计数(RB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结果 5000例检验者中确诊为贫血的患者72例,占比为1.44%(72/5000),其中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各18例;非贫血患者4928例,占比为98.56%(4928/5000).非贫血、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Hb含量分别为(95.56±10.13)、(67.06±9.23)、(55.25±8.45)、(63.38±12.92)、(54.16±8.5)g/L,MCV分别为(88.63±3.12)、(66.72±5.33)、(113.33±6.14)、(91.05±11.82)、(108.45±6.12)fl,RBC分别为(4.22±0.37)、(5.08±0.42)、(2.05±0.72)、(1.93±0.82)、(2.03±0.56)×1012/L,RDW-CV分别为(12.32±2.08)%、(19.24±2.93)%、(25.64±3.18)%、(11.72±2.33)%、(18.46±3.04)%,MCH分别为(22.06±3.54)、(13.13±4.23)、(28.76±6.54)、(32.67±8.74)、(26.89±4.06)pg.缺铁性贫血患者的Hb含量、MCV、MCH低于非贫血患者,RBC、RDW-CV高于非贫血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Hb含量、RBC低于非贫血患者,MCV、RDW-CV、MCH高于非贫血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Hb含量、RBC低于非贫血患者,MCV、MCH高于非贫血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与非贫血患者的RDW-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血常规检验可实现对贫血的鉴别,了解患者红细胞参数的差异,可将血常规检验方法作为贫血的鉴别诊断方法.
文献关键词:
血常规;贫血;红细胞参数;鉴别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谢永华
作者机构:
122300 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中心医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谢永华-.血常规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8):83-85
A类:
B类:
血常规检验,贫血鉴别,鉴别诊断,价值分析,诊断鉴别,行血,血液检验,分析检验,贫血患者,红细胞参数,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计数,RB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fl,pg,检验方法
AB值:
0.14564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