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超声引导肩胛上神经联合腋神经阻滞在肩袖损伤微创手术后的镇痛价值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肩胛上神经联合腋神经阻滞在肩袖损伤微创手术后的镇痛价值.方法 120例行肩袖损伤微创手术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接受超声引导肩胛上神经及腋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恢复指标,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患侧肢体麻木程度,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前肺活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11.89±2.68)min、苏醒时间(15.90±4.02)min、出室时间(35.66±3.41)min均短于对照组的(18.77±3.45)、(23.93±5.76)、(41.52±4.38)min,术后6 h肺活量(2546.32±464.85)ml大于对照组的(2303.28±367.69)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6、12、24 h静息与运动状态下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即刻静息状态下VAS评分(2.11±0.58)分高于对照组的(1.77±0.5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离开麻醉恢复室时、术后6 h的患侧肢体麻木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阻滞过程中有异感及术后第1天主诉呼吸困难、上肢无力发生率分别为1.67%、0、1.67%,均低于对照组的18.33%、16.67%、3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1天主诉声音嘶哑、嗜睡、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肩胛上神经联合腋神经阻滞应用于肩袖损伤微创手术患者中,术后麻醉恢复快,镇痛效果确切,患侧肢体麻木程度轻,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文献关键词:
超声引导;肩胛上神经阻滞;腋神经阻滞;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肩袖损伤微创手术;疼痛程度;麻木程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夏德国;吴瑞;宫伟
作者机构:
225001 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麻醉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夏德国;吴瑞;宫伟-.超声引导肩胛上神经联合腋神经阻滞在肩袖损伤微创手术后的镇痛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8):18-22
A类:
肩袖损伤微创手术,镇痛价值
B类:
超声引导,腋神经阻滞,手术后,住院患者,抽签,组接,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恢复指标,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患侧,侧肢,肢体麻木,麻木程度,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肺活量,拔管时间,苏醒时间,ml,运动状态,即刻,静息状态,麻醉恢复室,天主,主诉,呼吸困难,上肢,无力,声音嘶哑,嗜睡,恶心呕吐,手术患者,镇痛效果,不良事件发生率,肩胛上神经阻滞,疼痛程度
AB值:
0.170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