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临床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后胆漏进行分析,以期找出问题进而避免.方法:选入本院于2016年7月~2020年7月进行L C术式治疗的患者总计346例,其中选择确诊为胆漏的22例患者,分析胆漏发生因素,并制定解决方法.结果:①22例患者中:72.72%(16/22)为迷走胆管瘘,13.64%(3/22)为胆囊管残端钛夹滑脱胆瘘;13.64%(3/22)为胆囊管残端烧灼后坏死胆瘘;②对22例患者的手术情况分析:有77.27%(17/22)的引流量在100mL以内,经1个月后治疗痊愈出院.其余22.73%(5/22)引流量范围正常.17例引流量<100mL的患者中,1例(5.88%,1/17)术后第5日胆汁减少,1周后腹腔引流管无胆汁流出,10d后痊愈出院;1例(5.88%,1/17)因胆道引流量无减少的情况,在术后半个月经胆道造影,发现管道和右肝管相通,继续引流1个月后痊愈;③对22例患者感染和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分析:2例并发穿刺出血以及肝下感染的情况,术后第7日无引流物,60d后痊愈出院,其余20例患者均拔管后出院.结论:在手术阶段对胆囊三角的处理要相对仔细,尽可能不要应用电凝钩处理;胆囊床要防止应用地毯式电凝;在胆囊床中发现管状的构造时,要应用合成夹夹闭,不要应用电凝处理.术后通过细致的测定和干预,从而及早规避和治疗.
文献关键词: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胆漏;原因分析;解决方法;效果分析
作者姓名:
张俊朝
作者机构:
福建省尤溪县总医院外三科 福建三明 365100
引用格式:
[1]张俊朝-.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18):58-60
A类:
B类: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临床分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漏进,选入,本院,术式,总计,发生因素,定解,迷走,胆管,胆囊管,残端,钛夹,滑脱,胆瘘,烧灼,手术情况,引流量,100mL,痊愈,胆汁,后腹腔,腹腔引流管,10d,胆道引流,后半,半个,月经,胆道造影,相通,并发症发生率,刺出,60d,拔管后,胆囊三角,不要,电凝钩,地毯式,管状,夹闭,过细
AB值:
0.35665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