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层因素(0.2398)>组织管理因素(0.2054)>个体因素(0.1052),二级因素中班组安全氛围、班组长能力素质、班组内部人际关系的权重较大,是班组不安全状态的首要影响因素;对某矿综采队班组状态评价结果为较好,与实际情况相符,经理论与实际验证,该评价体系科学有效.">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煤矿班组不安全状态影响因素及评价
文献摘要:
为实现煤矿班组不安全状态"早发现,早干预",应用人因分析和分类系统模型(HFACS),从个体与群体相互作用、影响的角度界定了煤矿班组不安全状态内涵;运用扎根理论确定煤矿班组不安全状态影响因素;采用ISM法建立了层次结构模型,确定了煤矿班组不安全状态的深层影响因素;通过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影响因素权重,按照重要程度将影响因素分为特别重要、重要、一般三级,建立了评价体系,并运用模糊评价法对某煤矿班组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煤矿班组不安全状态影响因素包含4个层面14个因素,其中班组安全教育、班组成员性格、班组长选拔机制是深层影响因素;评价体系中,一级因素权重排序为:群体因素(0.4496)>领导层因素(0.2398)>组织管理因素(0.2054)>个体因素(0.1052),二级因素中班组安全氛围、班组长能力素质、班组内部人际关系的权重较大,是班组不安全状态的首要影响因素;对某矿综采队班组状态评价结果为较好,与实际情况相符,经理论与实际验证,该评价体系科学有效.
文献关键词:
煤矿班组;不安全状态;评价体系;层次分析法(AHP);解释结构模型(ISM);模糊综合评价
作者姓名:
田水承;孙雯;杨鹏飞;王启睿;赵钊颖;陈小绳
作者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710054;西安科技大学 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所,陕西 西安710054;陕煤集团神木红柳林矿业有限公司,陕西 榆林719300
引用格式:
[1]田水承;孙雯;杨鹏飞;王启睿;赵钊颖;陈小绳-.煤矿班组不安全状态影响因素及评价)[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22(03):405-412
A类:
煤矿班组
B类:
不安全状态,早发现,人因分析,分类系统,系统模型,HFACS,个体与群体,扎根理论,ISM,层次结构模型,深层影响,影响因素权重,重要程度,模糊评价法,中班,安全教育,组成员,班组长,选拔机制,重排序,领导层,管理因素,个体因素,安全氛围,能力素质,内部人,人际关系,综采,状态评价,经理,解释结构模型,模糊综合评价
AB值:
0.24839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