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葡萄糖酸锌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葡萄糖酸锌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82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电脑盲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5 d后,两组的发热、呕吐、脱水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5 d后,两组的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5 d后,两组的双歧杆菌菌落数均增多,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葡萄糖酸锌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效果良好,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文献关键词: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葡萄糖酸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炎症因子
作者姓名:
邓静;黄静
作者机构:
重庆市江津区妇幼保健院,重庆,402260;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重庆,402260
引用格式:
[1]邓静;黄静-.葡萄糖酸锌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19):96-98
A类:
B类:
葡萄糖酸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我院,核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hs,菌落数,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AB值:
0.08932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