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长时低温热处理对速生杨木材颜色及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文献摘要:
以速生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弦向板材为研究对象,采用长时低温处理技术,选择热处理温度(130、140、150℃)、热处理时间(6、12、18、24 h)2个对木材性能的影响因素,按照不同热处理温度与不同热处理时间组合设计12种热处理工艺,对速生杨弦向板材进行长时低温处理试验;以处理前试件(未处理的素材)为对照,以木材颜色值、木材湿胀性为评价指标,分析不同热处理工艺对速生杨木材心材、边材的颜色及尺寸稳定性的影响,遴选在试验设计范围内的最佳热处理工艺.结果表明:随着升高热处理温度和增加热处理时长,木材颜色变深、变暗,边材比心材更明显;热处理温度对杨木颜色的影响大于热处理时长的影响.随着升高热处理温度和增加热处理时长,木材弦向上的湿胀率明显降低,尺寸稳定性提高,且对心材的处理效果远优于边材.综合试验结果,速生杨木材在热处理温度130℃时,热处理12 h可达到最佳效果,既能使杨木保持原本较浅的材色,又能较为显著地提高木材的尺寸稳定性.
文献关键词:
速生杨;木材;尺寸稳定性;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时长;颜色
作者姓名:
王婷欢;高晶晶;何正斌;伊松林
作者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
引用格式:
[1]王婷欢;高晶晶;何正斌;伊松林-.长时低温热处理对速生杨木材颜色及尺寸稳定性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2(12):83-86
A类:
热处理时长
B类:
低温热处理,速生杨木,木材颜色,尺寸稳定性,Populus,tomentosa,Carr,板材,低温处理,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时间,材性,组合设计,热处理工艺,行长,试件,未处理,颜色值,心材,边材,设计范围,高热,加热处理,色变,变深,变暗,湿胀率,处理效果,综合试验,达到最佳,最佳效果,较浅,材色
AB值:
0.26445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