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调峰技术研究与应用
文献摘要: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深度调峰过程中除了亚临界机组面临的低负荷工况布风板的稳定流化、氮氧化物控制难题外,还涉及水动力的安全性问题.针对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调峰面临的技术难题,通过流态重构,使临界流化风速降低,保证稳定流化所需的风量减小,同时,减少了炉膛下部燃烧份额,进而减小布风板面积,保证超低负荷流化稳定;开发了垂直管圈二次上升水冷壁工质流程,保证低负荷水动力安全性;降低床料粒度和循环物料粒径,在保证流化和燃烧的前提下,降低一次风比例,强化焦炭颗粒表面的局部还原性气氛,同时对给煤、排渣、送风等布置方式进行优化布置,保证炉内氧量和温度分布均匀,为氮氧化物控制提供保证,最终实现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20%BMCR工况稳定运行,最大壁温偏差为17℃,炉内同层温度偏差在30℃以内.此外,在锅炉从启动到满负荷以及变负荷运行过程中,3个旋风分离器入口烟温的温度偏差始终在10℃ 以内,氮氧化物全负荷超低排放.
文献关键词: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调峰;流态重构;垂直管圈;低氮燃烧
作者姓名:
王虎;范浩东;辛胜伟;张缦;王君峰;邬万竹;杨海瑞;张鹏
作者机构:
国家能源集团循环流化床技术研发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5;清华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北京 100084;太原理工大学 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虎;范浩东;辛胜伟;张缦;王君峰;邬万竹;杨海瑞;张鹏-.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调峰技术研究与应用)[J].洁净煤技术,2022(12):11-17
A类:
垂直管圈
B类: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调峰技术,循环流化床机组,亚临界机组,低负荷工况,布风板,稳定流,氮氧化物,题外,安全性问题,技术难题,过流,流态重构,临界流化风,速降,风量,炉膛,小布,板面,荷流,升水,水冷壁,水动力安全,循环物料,物料粒径,一次风,焦炭,还原性气氛,排渣,送风,布置方式,优化布置,氧量,温度分布,MW,BMCR,工况稳定,壁温,温度偏差,动到,满负荷,变负荷,旋风分离器,烟温,超低排放,低氮燃烧
AB值:
0.30351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