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固体吸附剂捕集CO2的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化石燃料的大规模使用造成了CO2排放量逐年递增,其作为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加速了全球变暖及气候变化.CO2的捕集、利用与存储(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简称CCUS)技术作为降低碳排放的有效方法,受到广泛关注.在诸多减少CO2排放量的方法中,吸附法分离脱除CO2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固体吸附材料具有操作温度广、不易腐蚀设备、循环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较少且易于处理等优点,被认为是理想的CO2捕集材料.综述了 3种类型的CO2固体吸附剂的研究进展,包括低温、中温和高温固体吸附剂,指出了其优点和局限性及强化CO2吸附性能与循环稳定性的措施.通常来说高压对低温固体吸附剂更加有利,但此条件下其选择性较差,且气流中存在的水分会水解某些吸附剂中的配位键,并与CO2产生竞争吸附,导致CO2吸附性能下降.因此低温吸附剂的吸附能力、吸附选择性和水热稳定性是研究重点.中温固体吸附剂中,类水滑石材料面临的挑战在于其独特的氢键堆积结构限制了其吸附容量进一步提高,而MgO吸附剂由于缺少基础活性位点以及固有的高晶格焓同样导致其吸附性能与吸附动力学较差.故中温吸附剂需要优先解决其低吸附能力和低循环稳定性的问题.高温固体吸附剂中,Li4SiO4吸附剂相比于Li2ZrO3吸附剂具备更低的制备成本以及更高的吸附容量,但2者皆面临动力学限制问题.CaO基吸附剂由于其理论吸附容量高、适用范围广、成本低廉、无毒、具备快速的吸附动力学特性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而在CO2吸附/脱附多循环过程中,钙基吸附剂由颗粒烧结引发的热失活以及颗粒磨损问题是限制其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针对这些问题可采用高温预处理、水合作用、化学掺杂、酸改性等方式来提高其吸附性能与多循环稳定性.此外,造粒及规模化制备技术是提高其工业应用潜力需解决的瓶颈问题.
文献关键词:
CO2捕集;固体吸附剂;低温吸附;中温吸附;高温吸附;CaO基
作者姓名:
江涛;魏小娟;王胜平;马新宾
作者机构: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 300072;天津大学绿色合成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07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江涛;魏小娟;王胜平;马新宾-.固体吸附剂捕集CO2的研究进展)[J].洁净煤技术,2022(01):42-57
A类:
中温吸附
B类:
固体吸附剂,捕集,化石燃料,温室气体,全球变暖,Carbon,Capture,Utilization,Storage,CCUS,低碳排放,吸附法,脱除,吸附材料,操作温度,易腐,循环使用,废物,集材,吸附性能,循环稳定性,常来,此条,分会,会水,配位键,竞争吸附,性能下降,低温吸附,吸附能力,吸附选择性,水热稳定性,类水滑石,石材,料面,氢键,堆积结构,结构限制,吸附容量,MgO,活性位点,晶格,吸附动力学,Li4SiO4,Li2ZrO3,制备成本,CaO,无毒,动力学特性,脱附,多循环,循环过程,钙基吸附剂,烧结,热失活,颗粒磨损,磨损问题,水合作用,化学掺杂,酸改性,造粒,规模化制备,制备技术,工业应用,瓶颈问题,高温吸附
AB值:
0.39326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