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对玉米幼苗吸收镉及其植物毒性的影响
文献摘要:
为研究二氧化钛纳米颗粒(TiO2 NPs)对镉(Cd)的植物毒性及吸收分布的影响,于2020年5—7月采用土壤盆栽试验,探究了不同浓度TiO2 NPs(0、50、200 mg·kg-1)和Cd(0、2、10、50 mg·kg-1)处理对玉米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Cd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200 mg·kg-1 TiO2 NPs的施用可显著(P<0.05)提高50 mg·kg-1 Cd胁迫下玉米幼苗的干质量.在Cd浓度为50 mg·kg-1时,外源添加200 mg·kg-1 TiO2 NPs可使玉米幼苗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分别显著(P<0.05)增加42.48%和35.55%.在Cd和TiO2 NPs的共同暴露下,随着TiO2 NPs浓度的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均逐渐增强.当Cd处理浓度为10 mg·kg-1时,添加50 mg·kg-1 TiO2 NPs显著提高了Cd的转运系数和Cd提取量.研究表明,TiO2 NPs有望应用于强化植物修复土壤Cd污染.
文献关键词:
纳米金属颗粒;镉;玉米;植物毒性;植物修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郑泽其;李剑涛;吴佳妮;连加攀;史瑞滢;刘维涛
作者机构: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过程与基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城市环境污染诊断与修复技术工程中心,天津30035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郑泽其;李剑涛;吴佳妮;连加攀;史瑞滢;刘维涛-.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对玉米幼苗吸收镉及其植物毒性的影响)[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2(06):1217-1224
A类:
B类:
二氧化钛纳米颗粒,植物毒性,TiO2,NPs,Cd,盆栽试验,玉米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施用,胁迫,干质量,外源添加,抗坏血酸,APX,POD,转运系数,提取量,植物修复,纳米金属颗粒
AB值:
0.20922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