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探析"风骨"对中国书画创作过程的影响
文献摘要:
"风骨"一词最早可上溯至先秦时期,指人的品格与精神,后成为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关于审美的品评标准之一,其内涵关乎到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诸多因素.本文从刘勰的《文心雕龙·风骨》篇出发,分析和见解了有关"风骨"的不同含义;从人品、线条、笔墨三个方面分析了"风骨"对于中国书画创作过程的影响;然后将理论付诸于实践之上,由古论今,以徐悲鸿、齐白石为例,谈现代中国艺术大家如何将"风骨"之说运用于其艺术创作之中.由此论证风骨与中国书画创作过程的关系,并从"风骨"之中得出有关艺术创作、美学研究的启示,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文献关键词:
风骨;艺术创作;美学范畴;审美实践;中国书画
作者姓名:
柴源;宋尚莲
作者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柴源;宋尚莲-.探析"风骨"对中国书画创作过程的影响)[J].艺术评鉴,2022(16):29-32
A类:
B类:
风骨,中国书画,可上,上溯,先秦时期,文艺理论,品评标准,艺术创作过程,刘勰,文心雕龙,人品,线条,笔墨,付诸于,古论,徐悲鸿,齐白石,现代中国,中国艺术,之说,美学研究,人生哲理,美学范畴,审美实践
AB值:
0.346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