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PauwelsⅡ、Ⅲ型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治疗进展
文献摘要:
股骨颈骨折约占髋部骨折的50% [1] ,老年人较多,大多是低能量损伤所致,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进展,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日趋上升,且年龄逐步年轻化.股骨颈骨折后的生物力学环境影响骨折愈合及预后.Pauwels分型[2]是首个基于生物力学提出的股骨颈骨折分型,直观地描述了骨折的稳定性, Pauwels角越大,垂直剪切力就越大,骨折就越不稳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就越大,对治疗方式、内固定的选择有较强的指导意义.该分型根据Pauwels角(股骨颈骨折线与双侧髂前上棘连线的夹角)将股骨颈骨折分为3 型, <30 °为Ⅰ型, 30 ° ~50 °为Ⅱ型,>50 °为Ⅲ型.Pauwels Ⅰ型最为稳定,大多主张保守治疗.年龄<65 岁的青壮年,骨质坚硬,多为高能量损伤所致,骨折移位较为严重,以PauwelsⅡ、Ⅲ型居多,并发症多,预后差,目前公认的治疗是内固定手术,但内固定方法的选择尚未形成统一意见.本文就青壮年Pauwels Ⅱ、Ⅲ型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治疗现状作一综述,以帮助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合的内固定治疗方法.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党修亭
作者机构:
青海大学研究生院,西宁 810016
引用格式:
[1]党修亭-.PauwelsⅡ、Ⅲ型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治疗进展)[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22(11):909-913
A类:
B类:
Pauwels,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治疗进展,髋部骨折,低能量损伤,年轻化,生物力学,力学环境,骨折愈合,骨折分型,直剪,剪切力,就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线,髂前上棘,连线,夹角,保守治疗,青壮年,骨质,坚硬,高能量损伤,骨折移位,内固定手术,内固定方法,一意,治疗现状,临床医生
AB值:
0.24552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