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脐针"水火既济"加艮位针法对于慢性胃炎的临床应用
文献摘要:
目前消化系统疾病患病人数逐年攀升,发病趋势呈逐步年轻化,且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慢性胃炎为内科临床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难治愈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脐针是以《易经》的理论、易医的思维来指导针刺治疗,其在多个系统疾病中疗效确切.人之根本在于阴阳平和,凡致病者,均阴阳失和之故."水火既济"针法是脐针中应用最为广泛,且疗效评价较好的一个组合针法.脐位于任脉,而脐的形态又多为凹陷或突出,且脐部呈不规则扭曲形,通过在上下正中位置的离位、坎位针刺,且使针柄相连,无异于在总领阴经的任脉上做了"搭桥",使任脉上的经气不用通过迂曲的脐底而直接通行,通过其与周身经脉的密切联系,使原本因疾病所致的经脉瘀堵瞬间通畅,从而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脐针"水火既济"加艮位针法治疗慢性胃炎疗效确切,可以缓解临床症状,有效降低本病的复发率.文章简述脐针"水火既济"加艮位针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作用机制,并附病案一则,可以为今后的临床诊疗提供一种新的诊疗思路和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文献关键词:
脐针;水火既济;艮位针法;慢性胃炎
作者姓名:
陈金海;许金森
作者机构:
福建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福建 福州,350000;福建省中医药科学院,福建 福州,35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金海;许金森-.脐针"水火既济"加艮位针法对于慢性胃炎的临床应用)[J].中医临床研究,2022(35):82-84
A类:
艮位针法
B类:
脐针,水火既济,慢性胃炎,消化系统疾病,病人数,发病趋势,年轻化,患病率,难治愈,易经,导针,针刺治疗,阴阳,阳平,病者,疗效评价,一个组,任脉,凹陷,脐部,正中,离位,无异于,搭桥,经气,不用,迂曲,接通,周身,身经,经脉,瞬间,通畅,防病治病,本病,病案,一则,临床诊疗,诊疗思路,治疗手段,临床推广
AB值:
0.31446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