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新疆后峡盆地中-低阶煤煤层气成藏模式
文献摘要:
低阶煤层气在国外有规模开发成功的案例,我国低阶煤层气资源丰富,但其勘探开发进展缓慢.新疆后峡盆地煤层气勘探程度较低,为进一步认识后峡盆地中-低阶煤煤层气成藏条件,指导勘探实践,根据研究区内地震、地质及已钻探井的煤岩分析化验和排采生产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构造较为复杂,煤层厚度较大(4.1~24.3 m),发育较稳定,含气量差异较大(1.16~12.30m3/t),物性较好,渗透率(1.61~13.30)×10-3μm2,渗透性较好;并且存在热成因、次生热成因、混合成因及生物成因4种煤层气成因类型,结合构造演化、水文地质及煤层顶底板保存条件,形成了深层热成因、常规圈闭次生热成因及中浅斜坡生物气3种成藏模式,每一种成藏模式代表了不同的煤层气富集过程.认为研究区中-低阶煤煤层气在匹配的构造、水文及顶底板封盖条件下能够形成有利的资源富集区;3种成藏模式中,深层热成因及常规圈闭次生热成因成藏模式更有利于聚集成藏,其对应的区域是今后勘探开发有利区.
文献关键词:
中-低阶煤;富集特征;煤层气成因;保存条件;成藏模式;后峡盆地
作者姓名:
涂志民;车延前;李鹏;林文姬
作者机构:
中国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28;中联煤层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9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涂志民;车延前;李鹏;林文姬-.新疆后峡盆地中-低阶煤煤层气成藏模式)[J].煤田地质与勘探,2022(05):43-49
A类:
煤层气成因
B类:
后峡盆地,低阶煤,成藏模式,发成,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进展,展缓,成藏条件,勘探实践,钻探,探井,煤岩分析,分析化验,排采,生产资料,煤层厚度,含气量,30m3,渗透率,渗透性,生热,生物成因,气成因类型,构造演化,水文地质,煤层顶底板,保存条件,圈闭,斜坡,生物气,富集过程,封盖,富集区,发有,有利区,富集特征
AB值:
0.31016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