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一种偶氮化合物的合成及其铜离子识别性能研究
文献摘要:
本文以间苯二酚和3,5-二氨基-1,2,4-三氮唑为原料,通过重氮化和偶合反应制备得到一种偶氮化合物P,该探针合成方法简单、易于制备,产率较高.借助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1H NMR核磁共振仪表征了其化学结构,表征数据符合结构分析.该化合物能够在中性缓冲溶液中比色识别传感Cu2+,即Cu2+的加入会使主体探针化合物395 nm处紫外吸收峰吸光度值快速下降,溶液颜色发生变化(溶液颜色由黄色变成黄褐色)而其他阳离子的加入不会引起光谱变化.通过A600nm/A395nm比值与目标物浓度关系得到在Cu2+浓度0-2×10-5 mol/L范围两者有着良好线性关系,最低检测值达到3.1×10?8 mol/L.因此,该化合物探针P识别Cu2+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灵敏性以及较低的检测限.通过乙二胺四乙酸与Cu2+结合可逆性实验研究,发现随着Cu2+的加入,探针P-Cu2+溶液光谱可以恢复到原主体探针化合物P的光谱情况,说明了乙二胺四乙酸与Cu2+络合能力比探针P-Cu2+强,探针P与Cu2+之间量是1:2结合的.
文献关键词:
间苯二酚;3;5-二氨基-1;2;4-三氮唑;偶氮化合物;比色识别;Cu2+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吕红;姜英豪;刘长俊;刘世娜;鲁敏;赵溪;黄磊
作者机构:
皖西学院 材料与化工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吕红;姜英豪;刘长俊;刘世娜;鲁敏;赵溪;黄磊-.一种偶氮化合物的合成及其铜离子识别性能研究)[J].广东化工,2022(23):73-75
A类:
A600nm,A395nm
B类:
偶氮化合物,铜离子,离子识别,识别性,间苯二酚,三氮唑,重氮化,偶合反应,应制,合成方法,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红外光谱仪,1H,NMR,核磁共振仪,仪表,化学结构,缓冲溶液,中比,比色识别,别传,Cu2+,入会,紫外吸收,吸收峰,吸光度值,快速下降,色变,黄褐色,阳离子,检测值,物探,灵敏性,检测限,乙二胺四乙酸,可逆性,原主,络合,间量
AB值:
0.30237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