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掺杂聚吡咯涂层合成及其对铜防腐蚀性能研究
文献摘要:
采用循环伏安法在铜基底表面沉积了氯掺杂修饰和未掺杂的聚吡咯涂层.通过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与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涂层的结构和形貌,结果显示氯掺杂聚吡咯具有最佳的致密度.由极化曲线、开路电位-时间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聚吡咯涂层在模拟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工作环境中对铜的腐蚀防护作用,发现氯掺杂聚吡咯和未掺杂聚吡咯涂层分别使铜自腐蚀电位正移动93和70 mV,聚吡咯涂层腐蚀电流密度下降一个数量级;研究过程中,未掺杂聚吡咯涂层开路电位较氯掺杂聚吡咯涂层低但高于基体,两种涂层长时间浸泡后皆有向基体接近的趋势,但氯掺杂聚吡咯始终保持较高的开路电位,表明通过氯离子掺杂修饰的聚吡咯涂层较未掺杂的涂层能够更好的对铜提供腐蚀防护作用.
文献关键词:
循环伏安法;聚吡咯;掺杂;耐蚀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汪涛
作者机构:
上海电气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 20007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汪涛-.掺杂聚吡咯涂层合成及其对铜防腐蚀性能研究)[J].广东化工,2022(19):17-19,64
A类:
B类:
聚吡咯涂层,防腐蚀性能,循环伏安法,铜基,氯掺杂,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致密度,极化曲线,开路电位,电化学阻抗谱,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腐蚀防护,防护作用,自腐蚀电位,mV,腐蚀电流密度,数量级,研究过程,始终保持,明通,氯离子,离子掺杂,耐蚀性
AB值:
0.18697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