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有网脉和无网脉金线莲杂交及分子鉴定
文献摘要:
对源自福建武夷山道地金线莲种质资源'武夷1号'有网脉和无网脉植株进行性状观察和药用成分分析,并以二者为亲本进行人工杂交,研究杂交亲和性及杂交后代性状分离规律,利用ISSR和CDDP分子标记对亲本和杂交后代进行鉴定,为福建道地金线莲种质资源进行品种改良提供依据.结果显示:(1)金线莲有网脉植株类黄酮和总多糖含量显著较高,分别为无网脉植株的1.2和1.3倍,但无网脉植株金线莲苷含量略高于有网脉植株.(2)杂交结果显示,金线莲父母本为相同网脉性状组合的杂交亲和性要高于网脉性状不同的组合;杂交后代有网脉、无网脉性状分离比例约为3:1;推断有网脉为纯合基因型,无网脉为杂合基因型.(3)ISSR和CDDP分子标记联合应用能有效区分金线莲无网脉植株和有网脉植株,也可以用于鉴定杂交后代;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有网脉与无网脉金线莲的遗传距离为0.04.研究结果表明福建道地金线莲不同品系间的药用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并支持有网脉金线莲与无网脉金线莲为不同品种(系)的观点.
文献关键词:
金线莲;网脉;杂交育种;分子标记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任嘉欣;石研;罗怡;曾黎辉
作者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福州 3500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任嘉欣;石研;罗怡;曾黎辉-.有网脉和无网脉金线莲杂交及分子鉴定)[J].西北植物学报,2022(12):2021-2029
A类:
B类:
网脉,分子鉴定,福建武夷山,山道,种质资源,植株,药用成分,亲本,人工杂交,杂交亲和性,杂交后代,分离规律,ISSR,CDDP,分子标记,品种改良,类黄酮,总多糖,多糖含量,金线莲苷,略高于,交结,母本,性状组合,性状分离比,基因型,杂合,联合应用,分金,遗传距离,明福,不同品系,成分含量,含量差异,不同品种,杂交育种
AB值:
0.2547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