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穴位注射联合生物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后痉挛性足下垂、足内翻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穴位注射联合生物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后痉挛性足下垂、足内翻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脑卒中后足下垂、足内翻及下肢运动障碍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生物反馈训练进行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穴位注射联合生物反馈训练进行康复治疗,两组均接受4w治疗.以治疗总有效率、痉挛指数、足下垂和足内翻角度变化、下肢运动功能情况、平衡功能、步行能力、下肢肌力、疼痛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为考察指标,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痉挛指数(CSI)评分、足下垂角度、足内翻角度及疼痛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的更多(P<0.05);两组治疗后肌张力、下肢运动功能情况、平衡功能、步行能力、下肢肌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的更多(P<0.05).结论 穴位注射联合生物反馈训练可显著促进脑卒中后痉挛性足下垂、足内翻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减轻患者疼痛,并提高患者生活能力.
文献关键词:
穴位注射;生物反馈训练;痉挛性足下垂;足内翻;下肢运动功能;脑卒中
作者姓名:
吴荷花;邓奕文;黄慧芝;黄虎龙;万波;王红洋
作者机构:
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西 抚州 344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荷花;邓奕文;黄慧芝;黄虎龙;万波;王红洋-.穴位注射联合生物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后痉挛性足下垂、足内翻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12):2872-2875
A类:
痉挛性足下垂
B类:
穴位注射,生物反馈训练,脑卒中后痉挛,足内翻,下肢运动功能,脑卒中后足下垂,运动障碍,康复治疗,4w,治疗总有效率,内翻角,平衡功能,步行能力,下肢肌力,疼痛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CSI,肌张力,运动功能恢复,生活能力
AB值:
0.11544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