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Fe,Cr)7C3/MoC界面电子特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文献摘要:
本工作采用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的方法,从原子尺度系统探讨了Mo元素对过共晶Fe-Cr-C合金的作用机理,丰富了合金元素对抗磨钢铁材料作用机理的理论数据库.通过构建(Fe,Cr)7 C3和MoC的晶体结构和表面模型,计算了各晶体的体相特征,经表面能判定标准确定了各表面模型的原子层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Fe,Cr)7C3(0001)/MoC(111)界面结构模型,并计算了该界面的稳定性以及电子结构特性等.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以Mo终止的五层MoC(111)表面模型和13层(Fe,Cr)7C3(0001)表面模型构建(Fe,Cr)7C3(0001)/MoC(111)界面模型,该界面模型的理想界面结合功为7.47 J/m2,说明该界面在理论上是稳定的,界面结合强度较好.此外,(Fe,Cr)7C3(0001)/MoC(111)界面是由极性共价、离子键和金属键连接,表明界面原子间结合强度较高,(Fe,Cr)7 C3可以吸附在MoC上,同时MoC作为(Fe,Cr)7 C3碳化物的异质形核核心可以细化过共晶Fe-Cr-C合金中的主要硬质相晶粒,从而提高过共晶Fe-Cr-C合金的耐磨性.
文献关键词:
(FeCr)7C3/MoC界面;过共晶Fe-Cr-C合金;M7C3碳化物;第一性原理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高梦锞;魏世忠;吴巧合;袁智康;熊美
作者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 洛阳471003;金属材料磨损控制与成型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河南 洛阳471003;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压科学中心,河北 秦皇岛066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高梦锞;魏世忠;吴巧合;袁智康;熊美-.(Fe,Cr)7C3/MoC界面电子特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材料导报,2022(09):83-88
A类:
B类:
MoC,电子特性,第一性原理研究,平面波,原子尺度,过共晶,合金元素,抗磨,钢铁材料,晶体结构,表面模型,表面能,判定标准,原子层数,界面结构,电子结构,结构特性,五层,界面模型,界面结合强度,共价,离子键,金属键,键连接,原子间,碳化物,异质形核,硬质相,晶粒,高过,耐磨性,FeCr,M7C3
AB值:
0.29466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