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无煤柱切顶沿空留巷底板破坏规律
文献摘要:
为深入揭示切顶沿空留巷底板破坏发育特征,掌握底板破坏发育规律,以澄合矿区董东煤矿50107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利用孔间电阻率成像、钻孔窥视、压水试验等综合探查手段对工作面沿倾向方向及垂直方向底板破坏发育特征与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沿倾向方向,切顶侧与未切顶侧底板破坏发育深度在工作面中部为8.0 m,最大破坏发育深度位于巷道两侧各自工作面边缘,分别为9.0 m与9.5 m,破坏发育深度呈现由工作面边缘向中部逐渐变小直至稳定的变化规律;沿垂直方向,自上而下整体裂隙以垂直裂隙为主,在不同岩性间的层间裂隙局部发育,采动裂隙发育至垂深8.7 m处,垂深10.9 m以下石英砂岩中发育边缘光滑、连通性较差的原生裂隙;切顶作用对于底板破坏发育的影响范围包含巷道两侧15 m范围以内,巷道两侧底板破坏发育深度有显著差别,切顶侧采空区底板最大破坏发育深度较未切顶侧有一定降低,减小幅度0.5 m,切顶作用在一定程度降低底板破坏发育深度;巷道两侧底板破坏发育深度不同的根本原因:顶板进行切缝卸压,在一定程度上阻断巷道两侧工作面顶板的应力传递,进而促使巷道及切顶侧工作面适当范围内的采动压力进一步减弱,在此效应的影响下切顶侧顶板垮落较为充分,采空区的重新压实限制底板垂向移动的自由空间,很好地抑制底板破坏深度的进一步发育.
文献关键词:
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承压水;底板破坏;电阻率成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薛卫峰;侯恩科;王苏健
作者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54;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065;煤炭绿色安全高效开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6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薛卫峰;侯恩科;王苏健-.无煤柱切顶沿空留巷底板破坏规律)[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22(06):1133-1139
A类:
B类:
无煤柱,切顶沿空留巷,破坏规律,发育特征,发育规律,矿区,煤矿,电阻率成像,钻孔窥视,压水试验,综合探查,垂直方向,面中部,巷道,垂直裂隙,岩性,采动裂隙,裂隙发育,石英砂岩,连通性,原生裂隙,影响范围,围包,采空区,小幅度,切缝,工作面顶板,应力传递,采动压力,下切,顶板垮落,制底,自由空间,底板破坏深度,切顶卸压,承压水
AB值:
0.2704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