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正畸力对临时支抗装置接触牙根引起牙根表面损伤的影响及其修复过程
文献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正畸力对临时支抗装置(TADs)接触牙根引起牙根表面损伤的影响,并通过锥形束CT(CBCT)检查牙根与TADs接触后第4、8、12周的修复过程.方法 42例需要拔除上颌双侧第一前磨牙患者,在前磨牙间植入TADs.根据移除器械类型的不同将患者分为T组(仅移除TADs)和S组(仅移除弹簧),每组21例.两组患者在TADs与牙根接触后第4、8、12周分别拔除左上前磨牙,作为实验组(T组和S组);右上前磨牙在TADs与牙根接触后立即拔除,作为阳性对照组(T-C组和S-C组).用CBCT测定吸收坑体积和数量.比较各组年龄、性别、吸收坑体积、吸收坑数量.结果 T4组吸收坑体积大于S4组,T12组大于S1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01<0.05);T4组吸收坑体积大于T8组、T12组,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5);S4组、S8组吸收坑体积大于S12组,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5).T4组吸收坑体积大于T-C4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5).T12组吸收坑数量高于S1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5);T4组、T8组、T12组吸收坑数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5);T8组吸收坑数量高于T-C8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0.05).结论 在牙根接触TADs 12周后,移除TADs但持续施力,牙根损伤不能完全修复.
文献关键词:
牙根吸收;临时支抗装置;锥形束CT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蔡国鑫
作者机构:
515041 汕头市龙湖人民医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蔡国鑫-.正畸力对临时支抗装置接触牙根引起牙根表面损伤的影响及其修复过程)[J].中国实用医药,2022(14):1-8
A类:
临时支抗装置
B类:
正畸力,表面损伤,修复过程,TADs,锥形束,CBCT,拔除,上颌,一前,前磨牙,移除,弹簧,别拔,左上,上前,右上,阳性对照,T4,S4,T12,S12,T8,S8,C4,数量比较,C8,施力,牙根吸收
AB值:
0.25005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