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国外景观立法经验对我国乡村景观可持续利用的启示
文献摘要:
作为实现"美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文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关键,受自然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影响而形成的、可以被人所感知的具有明显特征的"景观",是综合提升人居环境形态美、功能美和文化美的重要载体和纽带,是保护魅力国土特征、重塑区域特色禀赋、提升地方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景观立法体系的构建既有助于科学划定生态、农业、城镇等主要控制线,对农业发展、生态功能的恢复及保护、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又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本文介绍了6个国家(经济体)开发的针对乡村景观资源的评估规划技术和保育治理体系,并分析了其通过立法机制推动景观资源保育工作由被动向主动转化的经验.同时,本文从建立乡村景观资源特征数据库、探索景观特征营造和立法保育技术体系、通过地方实践探索适宜我国国情的工作路径等方面提出了我国通过立法机制促进乡村景观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文献关键词:
乡村景观;景观可持续;景观立法;景观特征;国际经验;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宁;张晓彤;宇振荣;高秀秀;李婕
作者机构:
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44;国家乡村环境治理科技创新联盟,北京 100125;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人居环境专业委员会,北京 100044;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08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宁;张晓彤;宇振荣;高秀秀;李婕-.国外景观立法经验对我国乡村景观可持续利用的启示)[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2(02):385-393
A类:
景观立法,乡村景观资源特征
B类:
外景,立法经验,景观可持续,可持续利用,美丽中国,人类活动,所感,综合提升,人居环境,功能美,文化美,区域特色,地方文化,立法体系,划定,控制线,生态功能,城乡融合发展,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技术,立法机制,资源保育,保育工作,特征数据,景观特征,地方实践,工作路径,国际经验
AB值:
0.28956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