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机收方式对再生季稻桩碾压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摘要:
我国南方长江流域再生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对提高稻田复种指数和增加粮食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头季稻机械收割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的重要措施,然而传统机收方式不仅效率偏低,而且造成大面积的稻桩碾压,严重影响再生季产量的形成.为了减少机收损失率,提高水稻产量,指导水稻机械收割,进行了再生稻机收减损试验.结果表明,优化机收方式相比传统机收方式可显著提高单位时间的作业面积,降低田间碾压面积,但会增加地头或者转运区碾压率;同时优化机收方式能够降低一次碾压区的土壤容重,但对土壤紧实度无显著影响.相比传统机收方式,优化机收方式可降低田间稻桩碾压和损伤、增加发苗率和抽穗率,从而增加再生季稻谷的产量.
文献关键词:
再生稻;机收路径;稻桩碾压;产量;优化机收方式;机收减损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新宇;黄勇;鲁华;任美林;周军;李超;邹家龙
作者机构: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农业科技服务中心,湖北荆州434020;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白马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湖北荆州434103;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湖北荆州434010;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李埠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湖北荆州43402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新宇;黄勇;鲁华;任美林;周军;李超;邹家龙-.机收方式对再生季稻桩碾压及产量的影响)[J].南方农业,2022(19):186-189
A类:
稻桩碾压,优化机收方式,碾压率,机收路径
B类:
再生季,长江流域,再生稻,稻种,种植面积,稻田,复种指数,粮食产量,头季稻,机械收割,劳动强度,机收损失率,水稻产量,水稻机,机收减损,单位时间,作业面积,低田,田间,地头,同时优化,土壤容重,土壤紧实度,加发,抽穗率,稻谷
AB值:
0.25909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