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3>K2>K4,茎粗随着种植密度增大而显著减小;2)不同种植密度下的薏苡叶片长度无显著变化,但叶宽和叶片数均随着种植密度增加而显著减小;3)薏苡主根数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呈先增多后减少的趋势,而根粗和根长表现为K1>K3>K2>K4;4)薏苡叶、茎、根及总生物量均为K1>K3>K2>K4;5)种植密度显著影响薏苡分蘖能力,薏苡分蘖枝数、分蘖枝角度、分蘖长度均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减小.综上,K3密度(14000株/667 m2)下,薏苡生物量较大,分蘖数最多,氮素利用率最高,表明14000株/667 m2为本试验最佳种植密度.">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不同种植密度对薏苡生长及氮吸收的影响
文献摘要:
以"兴仁小白壳"薏苡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种植密度处理,即K1(4577株/667 m2)、K2(9154株/667 m2)、K3(14000株/667 m2)、K4(18846株/667 m2)处理,分析种植密度对薏苡生长及其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1)种植密度对薏苡株高有显著影响,株高表现为K1>K3>K2>K4,茎粗随着种植密度增大而显著减小;2)不同种植密度下的薏苡叶片长度无显著变化,但叶宽和叶片数均随着种植密度增加而显著减小;3)薏苡主根数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呈先增多后减少的趋势,而根粗和根长表现为K1>K3>K2>K4;4)薏苡叶、茎、根及总生物量均为K1>K3>K2>K4;5)种植密度显著影响薏苡分蘖能力,薏苡分蘖枝数、分蘖枝角度、分蘖长度均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减小.综上,K3密度(14000株/667 m2)下,薏苡生物量较大,分蘖数最多,氮素利用率最高,表明14000株/667 m2为本试验最佳种植密度.
文献关键词:
薏苡;种植密度;生长;氮素吸收
作者姓名:
张小明;李广丽;王健健
作者机构:
贵州省山地农业机械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7;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0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小明;李广丽;王健健-.不同种植密度对薏苡生长及氮吸收的影响)[J].南方农业,2022(17):81-83,89
A类:
B类:
种植密度,薏苡,氮吸收,兴仁,小白,白壳,K1,K2,K3,K4,氮素吸收利用,株高,茎粗,叶片长度,叶宽,叶片数,主根,根长,总生物量,分蘖数,数最多,氮素利用率
AB值:
0.26280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