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挖掘分析《临证指南医案·痞》用药规律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临证指南医案·痞》的组方用药规律,总结叶天士治疗痞证的诊疗思路.方法 将《临证指南医案·痞》的医案和方剂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通过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社团分析挖掘病案的组方用药频次、药物属性、药物配伍规律等.结果 共纳入30个处方,61味中药.高频药物为半夏、苦杏仁、茯苓等,药物四气以温性药物最多,五味以辛、苦为主,主要归肺、脾经,药物功效以燥湿化痰为法;药物关联性分析提示常用的中药药对为半夏-茯苓,聚类分析得到3组药物组方."中医证候—中药"社团分析发现湿阻气分证与橘红-高良姜-广藿香-乌药相关;胃寒证与吴茱萸-川楝子相关;胸次清阳不运证与白术-茯苓-桂枝-甘草相关等.结论 叶天士治疗痞证活用苦辛通降之法,并根据症候结合泄热、化湿、消滞等法,随兼证不同而加减用药,配伍精当.
文献关键词:
《临证指南医案》;古今医案云平台;用药规律;痞证
作者姓名:
陈玉链;梁嘉仪;何日明;卢建东;杨曙东
作者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广东深圳518033;中国医科大学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联合学院,辽宁沈阳110000;深圳市中医院肾病科,广东深圳51803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玉链;梁嘉仪;何日明;卢建东;杨曙东-.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挖掘分析《临证指南医案·痞》用药规律)[J].中国医药导报,2022(35):23-27
A类:
胃寒证
B类:
古今医案云平台,挖掘分析,临证指南医案,组方用药规律,叶天士,痞证,诊疗思路,方剂,录入,过频,关联规则分析,社团分析,病案,药物配伍规律,处方,高频药物,半夏,苦杏仁,茯苓,四气,温性药,性药物,五味,脾经,燥湿,湿化,化痰,药物关联,关联性分析,中药药对,中医证候,湿阻,气分证,橘红,高良姜,广藿香,乌药,吴茱萸,川楝子,胸次,清阳,白术,桂枝,甘草,活用,苦辛,通降,之法,症候,兼证,加减,精当
AB值:
0.44053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