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针刺风池穴联合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源性眩晕的效果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针刺风池穴联合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颈源性眩晕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2020年1月至12月确诊并接受治疗的150例颈源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0例实施超声引导下SGB治疗,纳入对照组,70例实施针刺风池穴联合超声引导下SGB治疗,纳入观察组,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最终纳入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积分、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及椎动脉血流速度,观察两组安全性.结果 匹配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匹配后,两组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4周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匹配后,两组治疗前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椎动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4周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椎动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增快,且观察组快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风险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针刺风池穴联合超声引导下SGB治疗颈源性眩晕较单独实施超声引导下SGB疗效好,安全性佳.
文献关键词:
颈源性眩晕;星状神经节阻滞;针刺;风池穴;疗效;症状;血流速度
作者姓名:
郭辉;张志军;杨立强
作者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麻醉科,北京 100102;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科,北京 10005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郭辉;张志军;杨立强-.针刺风池穴联合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源性眩晕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22(20):165-168
A类:
B类:
针刺风池穴,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源性眩晕,倾向性评分匹配,SGB,中医科,望京,施针,临床症状积分,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椎动脉血流速度,速度比,快于,治疗期间,无风险,风险事件,不良反应发生
AB值:
0.10662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