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CT及MR血管造影图像融合评估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入脑干区血管、神经及骨性结构的关系
            文献摘要:
                    目的 观察CT及MR血管造影(MRA)双模态图像融合评估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患者三叉神经入脑干区(REZ)血管、神经及骨性结构的关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PTN患者头部CT及MRA,将数据三维可视化后,分别于CT与MRA图中选取9个解剖标记点进行配准,根据配准后标记点的欧氏距离选出5个融合标记点用于图像融合;计算融合标记点的配准误差(FRE),评估图像融合精度.基于M RA数据重建脑底动脉及神经模型,观察REZ处血管与三叉神经根的空间位置关系,判定PT N责任血管;测量并比较患侧与对侧责任血管与三叉神经根、三叉神经压迹及卵圆孔之间距离的差异.结果 10例图像融合精度均良好,标记点FRE为1.862~3.156 mm,PTN责任血管均为小脑上动脉.患侧小脑上动脉与三叉神经压迹距离[(0.531±0.153)mm]及与卵圆孔的距离[(20.955±1.147)mm]均小于对侧[(2.573±1.050)mm、(24.864±1.807)mm,P均<0.001],与三叉神经根的距离[(5.024±1.063)mm]与对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971±1.292)mm,P=0.081].结论 CT及MRA图像融合有助于定量观察PTN患者REZ血管与骨性结构及三叉神经根的毗邻关系.
                文献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图像融合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徐嘉;季达峰;吕广明
                    
                作者机构:
                    南通大学医学院,江苏南通 226001;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苏无锡 214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徐嘉;季达峰;吕广明-.CT及MR血管造影图像融合评估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入脑干区血管、神经及骨性结构的关系)[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2(07):995-999
                    
                A类:
                FRE
                B类:
                    血管造影,图像融合,融合评估,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脑干,干区,骨性结构,MRA,双模态,PTN,REZ,三维可视化,标记点,配准,欧氏距离,融合精度,数据重建,神经根,空间位置,位置关系,责任血管,患侧,对侧,卵圆孔,小脑上动脉,定量观察,毗邻,体层摄影术,线计算,磁共振成像
                AB值:
                    0.217158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