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榆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8例ACO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大量持续吸氧、降颅压、保护脑细胞、改善微循环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高压氧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0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NDF)、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和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比较其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为22.45%,略低于对照组的34.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两组患者的血清BNDF、IGF-1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血清S100-β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BNDF、IGF-1水平分别为(3.21±0.54)ng/L、(104.37±21.19)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4±0.51)ng/L、(94.68±23.07)mg/L,血清S100-β水平为(0.93±0.21)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6±0.32)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出院时,两组患者的痴呆/昏迷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6个月内,观察组患者死亡、迟发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10.53%、7.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26%、32.2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重要器官衰竭、心肌梗死/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ACOP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文献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吡拉西坦;高压氧;神经功能;预后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方芳;郭亚平;张伟;惠文静
作者机构:
榆林市中医医院药学部,陕西 榆林 719000;榆林市中医医院肾病科,陕西 榆林 719000;榆林市第一医院药剂科,陕西 榆林 719000;榆林市中医医院急诊科,陕西 榆林 719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方芳;郭亚平;张伟;惠文静-.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海南医学,2022(21):2761-2764
A类:
B类:
吡拉西坦注射液,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榆林市,中医医院,吸氧,颅压,脑细胞,改善微循环,基础治疗,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NDF,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预后情况,略低于,总体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痴呆,昏迷,迟发性脑病发生率,器官衰竭,心肌梗死,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神经功能恢复
AB值:
0.18439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