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Suture-anchor锚钉在Weber C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中的应用
文献摘要:
目的 研究Suture-anchor锚钉修复下胫腓前韧带在Weber C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3月至2021年3月间收治的84例Weber C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下胫腓前韧带修复方法将其分为锚钉组(Suture-anchor锚钉修复,n=39)与螺钉组(皮质骨螺钉内固定,n=45),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复位质量以及术后6个月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足评分系统和踝关节Baird-Jackson功能得分情况.结果 锚钉组患者的手术耗时和术中透视次数分别为(103.69±17.79)min、(14.49±3.36)次,明显短(少)于螺钉组的(126.41±20.15)min和(18.41±4.15)次,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锚钉组患者的下胫腓联合前间距(ITFACS)为(1.86±0.26)mm,明显短于螺钉组的(2.79±0.3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下胫腓联合后间距(ITFPC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锚钉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恢复正常工作时间分别为(3.26±0.43)个月和(3.43±0.63)个月,明显短于螺钉组的(3.61±0.39)个月和(3.79±0.7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Baird-Jackson功能评分系统得分及AOFAS踝足功能量表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锚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6%,略低于螺钉组的17.7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比较,带线骨锚钉内固定在治疗Weber C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中更具优势,其可有效增加下胫腓联合前切迹的解剖复位率,且安全性高.
文献关键词:
Weber C型踝关节骨折;下胫腓联合损伤;Suture-anchor锚钉修复;皮质骨螺钉内固定;疗效
作者姓名:
栾彦军;白东昱;薛亮
作者机构: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关节外科,陕西 延安 716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栾彦军;白东昱;薛亮-.Suture-anchor锚钉在Weber C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22(19):2504-2507
A类:
皮质骨螺钉内固定,ITFACS,ITFPCS,带线骨锚钉
B类:
Suture,anchor,Weber,踝关节骨折,折合,下胫腓联合损伤,锚钉修复,下胫腓前韧带,临床应用效果,延安大学,大学附属医院,伤患,韧带修复,修复方法,围术期,复位质量,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系统,Baird,Jackson,术中透视,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恢复,工作时间,功能评分,足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定比,加下,解剖复位,复位率
AB值:
0.16591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