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COVID-19流行期间上海单中心儿童肺炎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流行病学研究
文献摘要:
背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在有效遏制COVID-19疫情蔓延的同时对其他常见呼吸道病原的流行产生了影响.目的 分析COVID-19流行期间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肺炎支原体(Mp)和沙眼衣原体(CT)的流行病学特征.设计观察性研究.方法 2019年2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诊断为ARTI并行Mp、CT和9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检测的数据,分为单一病原体感染(仅检出Mp或CT)和混合感染(Mp+CT,Mp或CT+9种常见呼吸道病毒中任意1种及以上,Mp+CT+9种常见呼吸道病毒中任意1种及以上).呼吸道样本(鼻咽部抽吸物/肺泡灌洗液)采集和检测均在我院完成.①COVID-19疫情前(简称疫情前):2019年2月1日至2020年1月31日,不主动实施COVID-19疫情防控措施;②COVID-19疫情中(简称疫情中):2020年2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COVID-19疫情大流行全国范围内严格实施非药物干预措施(NPI),学校停课;③COVID-19疫情后(简称疫情后):2020年6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COVID-19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NPI措施有所放松,学校重新复课,社会复工复产.对纳入的病原体样本,根据当次诊断ARTI时患儿年龄分为≤28 d、~12月、~3岁、~6岁和≥7岁.主要结局指标COVID-19流行期间Mp、CT流行病学.结果 10358份因ARTI行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的样本纳入本文分析,其中疫情前、中和后分别为6080份、754份和3524份,疫情后较前病原体送检率下降42.04%[(6080-3524)/6080×100%].男6138例,女4220例.Mp总检出率12.39%,疫情前、中、后呈陡然下降趋势,疫情后较前Mp检出率下降9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T总检出率为1.45%,疫情前、中、后呈上升趋势,疫情后较前阶段检出率上升6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单纯Mp或CT检出率10.84%,疫情后较前Mp检出率下降96.05%、CT检出率上升119.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混合感染检出率2.89%,疫情后较前Mp混合感染检出率下降9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p+CT混合感染和CT混合感染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疫情前Mp呈明显的夏季检出率高的特征,疫情后季节检出特征消失.CT检出率全年分布均匀.疫情前、中、后Mp和CT送检率以及CT检出率12月龄后随着年龄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而疫情前、中、后Mp检出率随年龄增加分别呈现明显上升、上升和略有上升趋势.疫情前、中、后≤28 d至~12月龄组CT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 COVID-19疫情期间采取的一系列防控措施,不仅遏制了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同时影响了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的流行病学,Mp检出率明显降低,且消弥了Mp检出高峰季,而CT的检出率出现上升.
文献关键词:
急性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流行病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徐梦华;柳鹏程;卢丽娟;苏犁云;曹凌峰;徐锦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临床检验中心 上海,201102;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 上海,20003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徐梦华;柳鹏程;卢丽娟;苏犁云;曹凌峰;徐锦-.COVID-19流行期间上海单中心儿童肺炎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22(04):290-295
A类:
ARTI,Mp+CT,CT+9,Mp+CT+9
B类:
流行期间,单中心,心儿,儿童肺炎支原体,沙眼衣原体,衣原体感染,流行病学研究,中国政府,急性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特征,设计观,观察性研究,复旦大学,儿科医院,我院,呼吸道病毒,病毒检测,病原体感染,混合感染,鼻咽部,抽吸,肺泡灌洗液,疫情防控措施,大流行,非药物干预措施,NPI,停课,疫情后,疫情防控常态化,放松,复课,复工复产,当次,结局指标,呼吸道病原体检测,送检率,陡然,月龄,加分,龄组,非典型,消弥
AB值:
0.17324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