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王超电影的"新写实"空间与精神向度
文献摘要:
第六代导演王超坚持以巴赞"影像本体论"推动"真实影像"创作,放弃以知识分子的精英姿态对底层的俯视,去类型化、去戏剧化地记录日常生活,打通镜头两侧的时空壁垒.在王超的"新写实"影像空间中,既有对物质空间的写实,还有以东方哲学作为方法对人性与心理层面的内观性写实.他的作品不止于第六代集体性社会反思与人性批判,追寻母题、救赎思想与生命意识共同架构了其作品的精神向度,其作品对生存实感的捕捉以及人本命题的哲学思考有着丰富的解读空间.
文献关键词:
第六代导演;王超;新写实;现实主义;作者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洋;宋罕
作者机构:
西安外事学院人文艺术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7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洋;宋罕-.王超电影的"新写实"空间与精神向度)[J].电影文学,2022(17):128-130
A类:
B类:
王超,新写实,精神向度,第六代导演,巴赞,影像本体论,知识分子,英姿,俯视,类型化,戏剧化,地记,镜头,影像空间,物质空间,东方哲学,作为方法,心理层面,内观,不止,止于,集体性,社会反思,追寻,母题,救赎,生命意识,实感,本命,哲学思考,现实主义,作者性
AB值:
0.44191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