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阿立哌唑片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比较阿立哌唑片和利培酮片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1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5例和试验组107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利培酮,起始剂量为1 mg·d-1,在1~2周内将剂量逐渐增加至6 mg·d-1,每天给药1次;试验组给予口服阿立哌唑,起始剂量为5 mg·d-1,在2~3周内将剂量增加至30 mg·d-1,每天给药1次.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惊跳反射弱刺激抑制(prepulse inhibition,PPI)、临床疗效、糖脂代谢水平、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评分,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过程中共脱落5例.治疗后,试验组的潜伏期、波幅和PPI水平分别为(96.79±16.22)ms、(70.98±13.61)μV和(42.51±8.13)%,对照组分别为(97.11±16.14)ms、(72.02±14.25)μV和(41.71±7.9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空腹血糖分别为(4.62±0.51)和(5.30±0.83)mmol·L-1,三酰甘油分别为(1.01±0.16)和(1.36±0.21)mmol·L-1,总胆固醇分别为(4.51±0.63)和(5.21±0.73)mmol·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PANSS评分分别为(48.89±9.03)和(47.02±9.8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90例/105例)和84.31%(86例/10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有便秘、头晕、恶心呕吐、嗜睡和失眠,对照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有便秘、头晕、恶心呕吐、嗜睡、失眠和心电图异常.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29%和2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培酮片和阿立哌唑片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当,但阿立哌唑片对患者的糖脂代谢影响小,且安全性更高.
文献关键词:
阿立哌唑片;利培酮片;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糖脂代谢;安全性评价
作者姓名:
刘海雅;梁永清;林荫;刘向来
作者机构:
海南省安宁医院,早期干预科,海南海口570000;海南省安宁医院,精神科九科,海南海口570000;海南省安宁医院,心理咨询治疗中心,海南海口570000;海南省安宁医院,精研所,海南海口570000
引用格式:
[1]刘海雅;梁永清;林荫;刘向来-.阿立哌唑片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2(22):2659-2663
A类:
B类:
阿立哌唑片,首发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患者,利培酮片,疗效及安全性,起始剂量,惊跳,prepulse,inhibition,PPI,糖脂代谢水平,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negative,symp,tom,scale,PANSS,试验过程,潜伏期,波幅,ms,空腹血糖,糖分,三酰甘油,油分,总胆固醇,总有效率,便秘,头晕,恶心呕吐,嗜睡,失眠,心电图异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评价
AB值:
0.21350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