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2016—2021年上海市静安区居民期望寿命和疾病谱变化情况研究
文献摘要:
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人群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死亡模式和疾病谱发生了改变,不同疾病对居民期望寿命变化的影响也发生了变化.目的 分析2016—2021年上海市静安区居民期望寿命及疾病谱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2016—2021年上海市静安区户籍居民的人口资料和死亡资料.数据分别来源于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上海市静安区居民死因监测系统.死因分类采用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以根本死因进行分类统计.应用简略寿命表法、Arriaga's分解法,统计2016—2021年静安区居民期望寿命,分析不同年龄组和疾病死因对居民期望寿命的影响.结果 2016—2021年上海市静安区居民期望寿命为83.68~84.40岁,2021年较2016年增加了0.72岁;其中男性期望寿命为81.47~82.15岁,女性期望寿命为85.95~86.74岁,2021年较2016年分别增加了0.68岁和0.79岁.65~84岁组对居民期望寿命增加"正向贡献"最大,期望寿命增量为0.60岁,贡献率为83.29%.15~44岁组对期望寿命增加起"负向贡献"最大,期望寿命增量减少了0.12岁,贡献率为-17.18%.对居民期望寿命增加"正向贡献"最大的死因为肿瘤,其次为呼吸系统疾病,贡献率分别为56.20%和53.55%;"负向贡献"最大的为损伤中毒,其次为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贡献率分别为-35.69%和-17.25%.结论 2016—2021年上海市静安区居民期望寿命为83.68~84.40岁,2021年较2016年增加了0.72岁;对居民期望寿命增加"正向贡献"最大的年龄组为65~84岁组;对居民期望寿命增加"正向贡献"最大的死因为肿瘤,"负向贡献"最大的为损伤中毒.
文献关键词:
期望寿命;期望寿命分解法;死亡率;肿瘤;创伤和损伤;中毒;变化趋势;上海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褚晓婷;杨晓明;万秋萍;张国慧;熊建菁;方嘉列
作者机构:
200072 上海市静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命统计与肿瘤伤害防治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褚晓婷;杨晓明;万秋萍;张国慧;熊建菁;方嘉列-.2016—2021年上海市静安区居民期望寿命和疾病谱变化情况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2(36):4561-4566
A类:
期望寿命分解,期望寿命分解法
B类:
静安区,疾病谱变化,情况研究,社会经济水平,人群健康,死亡模式,户籍居民,上海市公安局,安分,分局,死因监测,国际疾病分类,ICD,根本死因,分类统计,简略,寿命表,Arriaga,不同年龄组,中男,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代谢疾病,创伤和损伤
AB值:
0.201116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