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4基因检测联合降钙素原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研究
文献摘要:
背景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防治脓毒症的关键,但目前临床缺乏简便、快速、有效诊断脓毒症的检查指标.目的 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基因检测联合血清降钙素原(PCT)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1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脓毒症患者为脓毒症组,同期113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为非脓毒症组,95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将脓毒症患者依据休克情况分为非休克亚组和合并休克亚组.收集并分析三组实验室检查指标;分别测定三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 mRNA和血清PCT水平;评估非脓毒症组和脓毒症组的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分析两组间感染病原和感染部位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 mRNA、PCT单独与联合检测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结果 三组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直接胆红素(DBi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脓毒症组WBC、NEU、ALT、AST、DBiL较非脓毒症组、对照组均升高(P<0.05);脓毒症组RBC、Hb、HCT、PLT较非脓毒症组、对照组均降低(P<0.05).非脓毒症组和脓毒症组qSOF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28,P=0.002).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患者感染最多的病原微生物均为革兰阴性菌,感染最多的部位均为肺;两组感染病原、感染部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3、0.003).脓毒症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 mRNA和PCT水平高于非脓毒症组和对照组(P<0.01);非脓毒症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 mRNA和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脓毒症组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真菌和其他病原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 mRNA分别为0.154(0.302)、0.139(0.493)、0.119(0.206)和0.151(0.336),脓毒症组4种感染病原患者TLR4 mRN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0.378,P=0.945).非休克亚组(35例)和合并休克亚组(75例)患者TLR4 mRNA水平分别为0.118(0.323)和0.210(0.330),两亚组TLR4 mRN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473,P=0.026).TLR4 mRNA单独诊断脓毒症的AUC为0.813时,对应的截断值为0.056,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为68.97%,约登指数为0.4897;血清PCT单独诊断脓毒症的AUC为0.818时,对应的截断值为0.070μg/L,灵敏度为87.63%,特异度为75.94%,约登指数为0.6356;联合检测诊断脓毒症的AUC为0.888时,灵敏度为68.04%,特异度为93.10%,约登指数为0.6114.结论 脓毒症患者多项血常规和生化指标存在异常.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 mRNA、PCT可作为脓毒症的辅助诊断指标,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对脓毒症的诊断效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文献关键词:
脓毒症;Toll样受体4;降钙素原;诊断;病原;预测;感染
作者姓名:
胡元慧;汤冬玲;张平安
作者机构:
430060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胡元慧;汤冬玲;张平安-.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4基因检测联合降钙素原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2(26):3246-3251
A类:
B类: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基因检测,诊断价值,价值研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致死率,诊断和治疗,TLR4,血清降钙素原,PCT,武汉大学,感染性疾病,非脓毒症,健康者,休克,实验室检查指标,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感染病,感染部位,受试者工作特征,联合检测,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直接胆红素,DBiL,病原微生物,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截断值,约登指数,检测诊断,血常规,辅助诊断,诊断指标,诊断效能,临床价值
AB值:
0.14907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