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胃癌组织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表达情况和CD8+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密度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研究
文献摘要:
背景 目前,胃癌组织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情况和CD8+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TILs)密度是否可作为胃癌患者预后的评估指标尚不明确.目的 分析胃癌组织PD-L1表达情况、CD8+TILs密度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在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25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其胃癌组织PD-L1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胃癌组织CD8+TILs密度.分析胃癌组织PD-L1 mRNA相对表达量、CD8+TILs密度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胃癌组织PD-L1 mRNA相对表达量与CD8+TILs密度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通过电话随访至术后36个月,以患者死亡或失访为终点事件,绘制Kaplan-Meier曲线以进行生存分析;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胃癌组织平均PD-L1 mRNA相对表达量为3.1,癌巢内平均CD8+TILs数量为36个,最终归为低水平组73例(PD-L1 mRNA相对表达量<3.1)和高水平组52例(PD-L1 mRNA相对表达量≥3.1),低密度组55例(CD8+TILs数量<36个)和高密度组70例(CD8+TILs≥36个).低水平组与高水平组患者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腹膜转移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密度组与高密度组患者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腹膜转移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胃癌组织PD-L1 mRNA相对表达量与CD8+TILs密度呈负相关(r=-0.412,P<0.001).中位随访时间为36.0个月,125例患者中预后不良37例,预后良好88例;低水平组与高水平组、低密度组与高密度组患者Kaplan-Meier曲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PD-L1 mRNA〔HR=3.021,95%CI(1.632,5.045)〕、低密度CD8+TILs〔HR=2.158,95%CI(1.854,4.632)〕为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水平PD-L1 mRNA、低密度CD8+TILs均是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望成为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生物标志物.
文献关键词:
胃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CD8阳性T淋巴细胞;疾病特征;预后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丽柯;马磊;史芳瑜;徐全晓
作者机构:
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河南省肿瘤分子生物学医学重点实验室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丽柯;马磊;史芳瑜;徐全晓-.胃癌组织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表达情况和CD8+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密度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2(18):2262-2267
A类:
B类:
胃癌组织,组织细胞,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肿瘤浸润,细胞密度,临床病理特征,L1,胃癌患者,CD8+TILs,南阳市,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相对表达量,免疫组化,电话随访,失访,终点事件,Kaplan,Meier,生存分析,Cox,巢内,内平,终归,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腹膜转移,移情,浸润深度,随访时间,预后不良,生物标志物,疾病特征
AB值:
0.13775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