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腐殖质粒径和燃烧深度对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地下火燃烧温度的影响
文献摘要:
地下火是森林中难以控制的一种燃烧现象,对森林危害极大,燃烧所释放的温度影响着地下火蔓延.以我国地下火频发区域之一的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控制模拟点烧实验的方法,研究腐殖质粒径和燃烧深度对地下火燃烧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地类条件下,不同粒径腐殖质和深度对燃烧最高温度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不同深度条件下,不同地类和腐殖质粒径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燃烧最高温度的影响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5种地类的腐殖质中都以粒径≤80目和深度12cm处的燃烧温度最高;塔头甸子和水湿地条件下的地下火燃烧温度较高,尤其是塔头甸子;深度、距离和腐殖质粒径可作为有坡山地、水湿地和农用地条件下预测模型自变量,深度和腐殖质粒径可作为塔头甸子和无坡山地条件下预测模型自变量,且模型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P<0.05).相关研究成果可以为该地区地下火的防控和扑火装备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文献关键词:
森林地下火;腐殖质;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燃烧温度;预测模型
作者姓名:
高博;尹赛男;韩喜越;单延龙;张国将;于渤;姜禹森;王明霞
作者机构:
北华大学林学院,吉林 13201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高博;尹赛男;韩喜越;单延龙;张国将;于渤;姜禹森;王明霞-.腐殖质粒径和燃烧深度对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地下火燃烧温度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17):7234-7243
A类:
森林地下火
B类:
腐殖质,质粒,兴安落叶松人工林,人工林地,燃烧温度,林中,温度影响,着地,火蔓延,大兴安岭地区,Larix,gmelinii,内控,地类,不同粒径,最高温度,不同深度,种地,12cm,甸子,水湿,农用地,显著性检验,扑火
AB值:
0.20743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