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同特性地震下加固后典型校舍抗倒塌与可恢复性能对比分析
文献摘要:
中小学校是人员聚集场所,其校舍既是保障震时师生生命安全的重要载体,也是灾后重要的应急避难场所,地震作用下校舍抗倒塌性能和可恢复性对提升城镇抗震防灾能力有着重要意义.针对典型校舍的双跨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结构,根据结构安全鉴定结果,开展基于外包角钢法和黏贴碳纤维布法的加固设计.随后,建立结构有限元模型,选取具有不同特性的地震动记录,开展加固前后多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地震响应分析.最后,基于倒塌概率和残余层间位移角指标,对比了不同特性地震作用下,加固前后双跨RC框架结构的抗倒塌和可恢复性能.结果表明:双跨RC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加固后薄弱层层间位移角在多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分别降低21.89%和39.40%;近场地震的长周期和速度脉冲等特性对双跨RC框架抗倒塌和可恢复性能有较大影响,近场有脉冲和近场无脉冲地震作用下1.0g(g为重力加速度)时的倒塌概率分别为远场地震作用下的4.45倍和2.92倍,相应的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残余层间位移角比值分别为3.14和1.16;加固后倒塌概率和薄弱层残余层间位移角分别平均降低25.34%和54.87%.
文献关键词:
中小学校舍;双跨混凝土(RC)框架;抗震加固;倒塌性能;可恢复性能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瑞;陈鑫;孙勇;刘涛;赵宝成
作者机构:
苏州科技大学江苏省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苏州215011;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南京210036;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21000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瑞;陈鑫;孙勇;刘涛;赵宝成-.不同特性地震下加固后典型校舍抗倒塌与可恢复性能对比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36):16141-16151
A类:
B类:
可恢复性能,性能对比,人员聚集场所,应急避难场所,抗倒塌性能,抗震防灾,防灾能力,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con,crete,RC,框架结构,结构安全,安全鉴定,外包,包角,角钢,黏贴,碳纤维布,加固设计,结构有限元,地震动记录,罕遇地震作用,地震响应分析,倒塌概率,层间位移角,抗震性能,薄弱层,近场地震,长周期,速度脉冲,无脉,冲地,0g,重力加速度,远场地震,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
AB值:
0.24719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