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表征页岩孔隙结构特征
文献摘要:
页岩储层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矿物组分多样,这些储层特性加大了页岩油的开采难度.为了更好地表征页岩孔隙结构,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技术,结合Gwyddion软件对大港、吉木萨尔和松辽盆地页岩的孔隙结构以及表面粗糙度进行了表征.结合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分析页岩的非均质性,采用分水岭法识别孔隙分布特征,分析不同地区页岩储层的孔隙结构差异.原子力显微镜可以对页岩的表面形貌进行表征,通过平均粗糙度、均方粗糙度、表面偏度和峰度系数等参数对表面粗糙度进行评价,可以准确表征页岩纳米级的孔隙结构,包括孔隙数量、孔隙大小、孔隙面积、孔隙体积和孔隙度等.结果表明:大港和吉木萨尔页岩的表面高度较高,松辽盆地页岩表面高度较低,大港页岩非均质性较强,孔隙主要以微孔为主,吉木萨尔页岩和松辽盆地页岩非均质性较弱,中孔和宏孔数量较多,孔隙发育较好.
文献关键词:
页岩油;孔隙结构;表面粗糙度;原子力显微镜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余昊;沈瑞;郭和坤;王国栋;邵国勇;尚祯浩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科学学院,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廊坊065007;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余昊;沈瑞;郭和坤;王国栋;邵国勇;尚祯浩-.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表征页岩孔隙结构特征)[J].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36):16016-16023
A类:
Gwyddion
B类:
原子力显微镜,页岩孔隙结构,孔隙结构特征,页岩储层,储层孔隙,非均质性强,矿物组分,页岩油,atomic,force,microscope,AFM,大港,松辽盆地,表面粗糙度,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Fourier,transform,FFT,分水岭,孔隙分布,孔隙结构差,结构差异,表面形貌,偏度,峰度,纳米级,孔隙数量,孔隙体积,孔隙度,吉木萨尔页岩,微孔,孔数,孔隙发育
AB值:
0.263228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