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贵州喀斯特地区植被修复对土壤氮素的影响
文献摘要:
喀斯特地区正开展一系列的生态恢复工程措施,研究生态修复过程与土壤氮循环过程的交互作用对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植被修复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以贵州草海保护区不同地貌(非喀斯特、喀斯特及植被修复)为研究对象,采用时空互代法研究地貌环境对土壤氮组分(全氮、碱解氮、硝态氮、铵态氮)分布特征的影响,并分析它们与土壤理化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非喀斯特样带氮含量与喀斯特样带对比,前者土壤氮素累积呈现向上富集的规律,在土壤表层呈表聚现象,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均高于喀斯特样带,铵态氮占无机氮主要部分;喀斯特样带由于地质条件特殊、植被覆盖度低、凋落物归还量少和土壤侵蚀导致活性有机碳较低,进而影响土壤氮素累积;植被恢复初始阶段,土壤中氮素供应强度会得到改善,土壤硝化和氨化速率均有显著提升,土壤侵蚀作用减弱,土壤对养分的固持能力加强,进而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显著高于喀斯特样带.
文献关键词:
草海;喀斯特;植被修复;氮组分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硕;吴云杰;张明意;田鑫;王润泽;冯小林;申涛
作者机构:
贵州民族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喀斯特湿地研究中心,贵阳550025;贵州中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贵阳55002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硕;吴云杰;张明意;田鑫;王润泽;冯小林;申涛-.贵州喀斯特地区植被修复对土壤氮素的影响)[J].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34):15397-15407
A类:
草海保护区,氮素供应强度
B类:
贵州喀斯特,喀斯特地区,植被修复,土壤氮素,正开,生态恢复工程,工程措施,生态修复,修复过程,土壤氮循环,循环过程,不同地貌,土壤氮组分,全氮,碱解氮,铵态氮,土壤理化因子,样带,氮含量,层呈,土壤硝态氮,于喀斯,无机氮,地质条件,植被覆盖度,凋落物,归还,土壤侵蚀,活性有机碳,植被恢复,初始阶段,硝化,氨化,侵蚀作用,能力加强
AB值:
0.29504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