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共和盆地恰卜恰地区新近系地下热水化学特征
文献摘要: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共和盆地地热资源丰富、种类齐全,既有中低温水热型,又有高温干热型地热资源,但两者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目前还相对较弱.以共和盆地恰卜恰地区新近系地热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选取对水样的分析估算深层地下热水水化学特征及热储温度、循环深度,从而推测研究区新近系地热系统的成因模式,探索干热型和水热型地热系统相互影响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地下水优势阳离子为Na+,占比多超过90%,水化学类型主要为Na-Cl·HCO3、Na-HCO3·Cl或Na-Cl·HCO3·SO4,经过较长的径流路径和较慢的水循环过程,水岩作用程度较高,属地下水径流的末端或排泄区;通过化学温标估算研究区新近系热储温度为71~134℃,地下热水的循环深度为1300~2200 m,深于研究区花岗岩结晶基底顶面埋深;研究区新近系地热系统主要热源为深部高温干热岩体,新近系含水层地下水受深部高温花岗质岩体热传导导热加热升温,第四系地层为盖层,起到隔热保温作用,形成中低温地热系统.研究结论加深了干热岩地热系统对浅部水热型地热系统影响的认识.
文献关键词:
共和盆地;水文地球化学;热储温度;热储模式
作者姓名:
牛兆轩;牛雪;张林友;张成龙;陈东方
作者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保定07105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牛兆轩;牛雪;张林友;张成龙;陈东方-.共和盆地恰卜恰地区新近系地下热水化学特征)[J].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1):9025-9033
A类:
新近系含水层,热储模式
B类:
共和盆地,地下热水,水化学特征,青藏高原东北缘,地热资源,齐全,低温水,地热系统,水样,热储温度,循环深度,成因模式,水热型地热,影响关系,阳离子,Na+,水化学类型,Cl,HCO3,SO4,径流路径,较慢,水循环过程,水岩作用,属地,地下水径流,排泄,温标,深于,花岗岩,顶面,埋深,热源,深部,岩体,体热,热传导,导热,热加,第四系地层,盖层,隔热保温,中低温地热,干热岩地热,系统影响,水文地球化学
AB值:
0.26701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