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岷江流域植被变化特征及其成因解析
文献摘要:
为研究岷江流域植被变化特征以及各影响因子对其变化的具体贡献量,使用1998—2018年的连续时间序列的SPOT/VEGETA-TION 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卫星遥感数据,分析岷江流域地区的植被时空变化,并利用趋势性分析、相关分析、归因分析方法量化植被变化对主要气候因子(年均降水、年均气温)和人为因子(城市化、人工造林、粮食产量、灌溉面积等)的响应关系.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该研究探明了影响岷江流域的气候因子,并为岷江流域植被保护和生态建设,以及岷江流域土地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理论支持.研究结果表明:近20年来岷江流域的NDVI整体呈现出增加趋势,其变化率为0.043/10 a,耕地,草地、林地和荒丛的NDVI的变化率分别为0.032/10 a、0.016/10 a、0.054/10 a和0.044/10 a.岷江流域约有71.30%的区域NDVI指数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这些地区主要分布在岷江下游和马尔康县、玛沁县的大部分区域.其中,降水、气温和人为因子对NDVI变化的贡献量分别为:0.004/10 a、0.012/10 a和0.027/10 a,气候因子和人为因子对NDVI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37.21%和62.79%,人类活动在岷江流域地区的植被恢复过程中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文献关键词:
岷江流域;植被变化;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归因分析
作者姓名:
李婷;尹军;刘玉婷;卫孟茹;伊明启;袁喆
作者机构: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区域开发与环境响应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62;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武汉430010;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1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婷;尹军;刘玉婷;卫孟茹;伊明启;袁喆-.岷江流域植被变化特征及其成因解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19):8236-8247
A类:
VEGETA,TION,马尔康县
B类:
岷江流域,植被变化,成因解析,贡献量,连续时间,SPOT,NDVI,normalized,difference,vegetation,卫星遥感数据,流域地区,植被时空变化,趋势性分析,归因分析,气候因子,人工造林,粮食产量,灌溉面积,响应关系,生态建设,草地,林地,岷江下游,玛沁县,人类活动,植被恢复,恢复过程
AB值:
0.25414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