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界面改性的水泥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机理
文献摘要: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首先选取活性外加剂硅灰,采用内掺法将其掺入水泥,然后对不同硅灰掺量的净浆与混凝土进行了宏观力学试验;分别对比了硅灰对净浆与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改善结果,并分析了其产生改性结果差异的原因;最后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与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微观试验技术探究了其改性机理.结果表明:硅灰的掺入对水泥净浆的力学性没有明显改善;基于界面改性的水泥混凝土其28d抗压强度提升幅度较大,当硅灰掺量为10%时,较未改性混凝土其抗压强度提升了26.4%,可以推断出硅灰改善了混凝土界面从而提高混凝土整体力学性能;对比界面改性前后混凝土扫描电镜图,硅灰不仅提高了水泥基体的密实度,还改善了混凝土界面的结构与密度,以及界面处水化产物氢氧化钙的排列方式;硅灰具有填充效应、促进二次水化反应及与氢氧化钙发生火山灰反应等特性,随着硅灰的掺量的增加,氢氧化钙含量减小,C3 S和SiO2增加,利用硅灰与水化产物间的物理、化学作用,达到改善改性后混凝土综合性能的目的.
文献关键词:
道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硅灰;抗压强度;力学性能
作者姓名:
张妍;马嘉琛;侯忠非
作者机构: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71006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妍;马嘉琛;侯忠非-.基于界面改性的水泥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机理)[J].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13):5388-5394
A类:
B类:
界面改性,水泥混凝土,混凝土力学性能,外加剂,掺入,硅灰掺量,观力学,力学试验,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e,ray,diffraction,微观试验,试验技术,技术探究,改性机理,水泥净浆,28d,抗压强度,升幅,未改,改性混凝土,推断出,混凝土界面,水泥基体,密实度,水化产物,氢氧化钙,排列方式,填充效应,水化反应,生火,火山灰反应,钙含量,C3,SiO2,化学作用,道路工程
AB值:
0.30771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