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公路边坡不同植被覆盖土壤机械组成及抗蚀性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植被覆盖对公路边坡土壤机械组成和抗蚀性的影响.[方法]以乔木、乔草、乔灌草和草地模式土壤为研究对象,依据卡钦斯基制土壤粒径分级标准分析土壤机械组成,在单一指标抗蚀性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土壤抗蚀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熵权法计算土壤抗蚀性综合指数,综合评价其抗蚀性差异.[结果]公路边坡不同植被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显著,乔草和乔灌草模式能够有效改良土壤理化性质;乔灌草模式土壤颗粒组成排序为砂粒>粗粉粒>中细粉粒>黏粒,乔木、乔草和草地植被模式的土壤颗粒组成排序为砂粒>中细粉粒>粗粉粒>黏粒;不同植被覆盖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的比重排序为乔灌草>草地>乔草>乔木,分形维数排序为乔木>乔草>草地>乔灌草,平均重量直径排序为草地>乔灌草>乔木>乔草,土壤水稳性指数的排序为乔草>乔灌草>草地>乔木,土壤抗蚀性指数排序为乔灌草>乔草>草地>乔木,乔灌草模式土壤抗蚀性指数最大,表明其为公路边坡土壤的最佳护坡植被模式.[结论]研究结果可为改善公路边坡土壤结构、提高其土壤抗蚀性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文献关键词:
植被覆盖;土壤机械组成;抗蚀性;熵权法;公路边坡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彬;谢贤健;苟千陶
作者机构:
内江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四川内江641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彬;谢贤健;苟千陶-.公路边坡不同植被覆盖土壤机械组成及抗蚀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22(20):45-49,80
A类:
B类:
公路边坡,植被覆盖,土壤机械组成,乔木,土壤粒径,粒径分级,分级标准,标准分析,单一指标,土壤抗蚀性,综合指数,植被土,土壤理化性质,改良土壤,土壤颗粒组成,成排,砂粒,粉粒,细粉,黏粒,草地植被,植被模式,土壤水稳性团聚体,重排序,分形维数,数排,平均重量直径,护坡,土壤结构,抗蚀性能
AB值:
0.23521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