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高寒荒漠半荒漠区花棒和杨柴引种栽培可行性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究高寒荒漠半荒漠区花棒和杨柴引种栽培的可行性.[方法]针对阿里地区荒漠化防治中可利用乡土植被贫乏的问题,结合榆林治沙绿化经验,试验引种榆林治沙先锋植物(花棒和杨柴)至西藏阿里地区狮泉河盆地,并对阿里地区狮泉河盆地和榆林毛乌素沙地气候指标、土壤条件与引种栽培植物的相关生态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气候因素是限制花棒和杨柴生长的关键因素,导致引种区花棒和杨柴萌芽期较天然分布区推后约45 d,花期时间缩短近60 d,落叶时间提前近30 d;经过客土改良,土壤条件已不是限制引种栽培植物成活的主要因素,引种区的基质可基本满足花棒和杨柴苗木成活需求;在狮泉河镇引种5年间花棒和杨柴只开花不结实,植被群落更新主要依靠地下萌蘖,克隆繁殖.[结论]花棒和杨柴对高寒荒漠半荒漠区气候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建议加强推广应用.
文献关键词:
阿里地区狮泉河盆地;花棒;杨柴;毛乌素沙地;引种栽培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柳隽瑶;吴普侠;李军保;马延东;赵国平
作者机构:
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8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柳隽瑶;吴普侠;李军保;马延东;赵国平-.高寒荒漠半荒漠区花棒和杨柴引种栽培可行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22(18):104-108
A类:
阿里地区狮泉河盆地,狮泉河镇
B类:
高寒,荒漠区,花棒,杨柴,引种栽培,栽培可行性,可行性分析,荒漠化防治,乡土植被,贫乏,榆林,治沙,先锋植物,西藏阿里地区,毛乌素沙地,地气,气候指标,土壤条件,栽培植物,生态指标,气候因素,萌芽期,天然分布,分布区,推后,花期,落叶,过客,客土,土改,成活,苗木,开花,结实,植被群落,萌蘖,克隆繁殖,加强推广
AB值:
0.26966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