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论互联网的意识形态属性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
文献摘要:
互联网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是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及其安全研究的前置问题.互联网作为横亘于主客体之间的认识论意义上的中介物,具备意识形态功能,但并不能成为意识形态本身,而是作为各种意识形态争夺话语空间的"场域"存在.网络时代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根本途径,是通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创新,澄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人的解放"的根本指向,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来塑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引领人们走出包括技术奴役在内的各种形式的奴役,重拾自我、走向自觉.
文献关键词:
互联网;意识形态属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
作者姓名:
李婷;王琳
作者机构:
西北政法大学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婷;王琳-.论互联网的意识形态属性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J].传媒,2022(22):94-96
A类:
B类:
意识形态属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横亘,主客体,认识论,意识形态功能,争夺,话语空间,网络时代,根本途径,意识形态理论,澄明,人的解放,理论发展,领人,奴役,重拾
AB值:
0.28697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