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创而不业"为哪般?象征性创业形成机理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
文献摘要:
创业活动日益活跃的同时,"创而不业"现象也随之增多,此类创业与传统意义上的创业在行为表现、创业动机等方面有本质的区别,但未引起学术界足够重视.基于此,运用扎根理论选取13个案例,探讨象征性创业类型、形成路径与机理.研究发现:①象征性创业与实质性创业行为表现差异源于创业动机不同,后者追求创业的实质意义,即通过机会识别与开发实现价值创造,而前者则是在象征意义驱动下的行为选择;②根据外部诱因与动机不同,象征性创业具体细分为传染型、策略型和表演型3类,可分别采用社会比较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印象管理理论加以解释;③3类象征性创业形成机理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传染型创业是由同群创业唤醒负面情绪而引发的模仿行为,其主要目的是修复心理落差,策略型创业是利用信息优势进行政策"套利"的一种手段,表演型创业则是为缓解社会规范压力而开展的印象管理行为.研究结论为深化创业动机研究和理解创业行为差异提供了参考依据.
文献关键词:
创业;创而不业;象征性创业;创业动机;扎根理论
作者姓名:
刘立华;王炳成
作者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青岛 26659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立华;王炳成-."创而不业"为哪般?象征性创业形成机理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2(24):10-18
A类:
创而不业,象征性创业
B类:
形成机理,扎根理论,创业活动,传统意义,行为表现,创业动机,够重,创业类型,形成路径,创业行为,异源,实质意义,机会识别,实现价值,价值创造,象征意义,行为选择,社会比较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印象管理,管理理论,负面情绪,模仿行为,落差,信息优势,套利,社会规范,规范压力,管理行为,行为差异
AB值:
0.30292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