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污染方式对其降解和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文献摘要:
为准确评估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污染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对比研究不同DBP污染方式[高剂量(20 mg/kg)单次污染处理(S处理)、低剂量(1 mg/kg)累积污染(每7 d污染1次,连续污染20次)处理(R处理)、CK(无污染母土)]对DBP降解及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对不同DBP污染方式的响应较不敏感;2种污染方式均显著改变了土壤细菌群落的β多样性,S处理对红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较大,R处理对黄棕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较大;在2种污染方式处理下,红壤、黄棕壤中部分具有氮素转化、有机物分解、拮抗病原菌和植物促生等重要功能的细菌群落产生了显著扰动;此外,2种污染方式均显著提高了土壤对DBP的降解能力,与S处理相比,R处理的红壤、黄棕壤中DBP的降解半衰期分别缩短了77.18%、28.57%,表明低剂量累积污染处理方式对土壤中DBP的降解有更强的促进作用.
文献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累积污染;微生物群落结构;红壤;黄棕壤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程金金;孙星;田莉莉;王亚;余向阳
作者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14;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江苏省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1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程金金;孙星;田莉莉;王亚;余向阳-.不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污染方式对其降解和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J].江苏农业学报,2022(05):1248-1256
A类:
B类: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土壤细菌群落,DBP,土壤环境,高剂量,污染处理,累积污染,无污染,不敏,红壤,细菌群落结构,黄棕壤,氮素转化,植物促生,重要功能,降解能力,降解半衰期,微生物群落结构
AB值:
0.16787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